近年來,泰寧縣持續在“產業提升、機制創新、風貌塑形、環境扮靚”上下功夫,推動農業強起來、農村美起來、農民富起來,先后獲評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縣、國家生態綜合補償試點縣、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、全國休閑農業重點縣、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、國家級制種大縣。 篤志聚力風帆勁,鄉村振興再出發。鄉村振興成為宣傳泰寧、推介泰寧的一張金色新“名片”。 泰寧美麗的鄉村風光 產業先行 一村一品 5月25日,泰寧地標建筑水車旁“魚你相遇”觀賞魚展示交易中心,下渠鎮“田園下渠”樂購三明直播在這里進行。 下渠鎮在“魚你相遇”展示交易中心進行網絡直播,線上介紹鎮里的特色農副產品 2018年,下渠鎮引進泰寧首家觀賞魚養殖基地,成為該鎮的一項特色產業,并開發系列“微景觀魚”作為旅游“伴手禮”。同時,聯動鄰近梅口、開善等鄉鎮一起發展,形成“一軸一線、多點共振”格局,年產觀賞魚350萬尾。 鄉村振興,產業先行。泰寧把握特色優勢,聚焦特色農業、特色產業,實現一村一品。實施國家級田園綜合體、國家級制種大縣等項目,持續發展水稻制種、泰寧大米、泰寧茶業、泰寧筍竹、金湖有機魚、烏鳳雞等優勢種養業,培育市級以上龍頭企業20家,打造梅口鄉擁坑村(茶葉)、朱口鎮王坑村(小籽花生)等5個省級“一村一品”示范村。 游客在崇際村龍鱗壩上快樂戲水 立足旅游優勢,聚合農旅發展。培育泰寧影視基地、全國最佳美術寫生基地等新業態,精心建設3條鄉村旅游精品線路,打造際溪村、崇際村等2個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,杉城鎮、梅口鄉等2個省級鄉村旅游休閑集鎮,音山村、大田村、嶺下村等17個省級鄉村旅游特色村及紅色旅游村。 機制創新 一馬當先 在金湖湖畔,梅口鄉梅口村17幢各具特色的民宿是一道靚麗風景線。一年前,它們還是破舊閑置農房,泰寧引進客商對它統一改造提升,不僅美了環境,更為村民提供了增收新途徑,是目前全市單體最大的閑置農房盤活利用典型案例。 泰寧縱深推進改革創新,增創發展新優勢,圍繞探索創新農村“兩閑”(閑置宅基地和閑置農房)、“四輪驅動”(領導推動、項目帶動、政企聯動、政策驅動)盤活利用機制和創新農村集體經濟運營機制及發展模式,打造特色品牌。 金湖湖畔的水際旅游村 完善鄉村治理機制,提高鄉村治理水平。梅口鄉水際村被評為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,大田鄉、梅口鄉被評為省級鄉村治理示范鄉鎮,際溪村等17個村被評為省級鄉村治理示范村。 風貌管控 一以貫之 粉墻、黛瓦、坡頂、翹角、馬頭墻……在泰寧廣大農村,杉陽明韻建筑與田園風光交相輝映,靈秀清新。這如詩如畫的美景背后,凝聚著泰寧持續推進村容村貌整治,助力鄉村振興的決心和干勁。 泰寧農村建設,一以貫之杉陽明韻建筑風格 泰寧縣在鄉村建設上,著力做優生態、做美鄉村,深化“縣域統籌風貌、鄉鎮總控實施、部門監管執法、村民自治管理”的農村農房建設管理機制,成為2021年度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,榮登“中國最美鄉村百佳縣市”榜首。 農村要美麗,規劃要先行。泰寧嚴格落實《泰寧縣城市景觀風貌專項規劃》,規范農村建房的安全標準和形象風貌;編制《泰寧風格農村住宅建筑設計》《泰寧縣農房建筑立面圖集》,推廣泰寧本土建筑風格。目前,全縣集鎮規劃編制率達100%、行政村達90%。堅持試點帶動,打造耕讀李家、漁悅水際、豆香崇際等有影響、可推廣、能示范的鄉村旅游示范村。 泰寧鄉村的杉陽明韻建筑 提升村容村貌,三分在建、七分在管。啟用泰寧縣農房審批監管平臺,信息化管理農房建設,成為全省首個啟用農村村民住宅規劃建設管理電子政務平臺的縣市;以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委托第三方監理單位實施限額以下農房監理,做到有問題及時督促整改;將農村農房建設管理納入農業農村工作考評,嚴格把好審批、監管、驗收、巡查“四關口”,切實做到事前、事中、事后全程監管。 環境整治 一抓到底 朱口鎮王坑村原來是一個貧窮臟亂的村莊,在鄉村振興過程中,實現由“后進村”向“后勁村”的完美蝶變,村強民富,村容美麗整潔,成為遠近聞名的“網紅村”。 泰寧以“一革命四行動”為抓手,扎實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,明確工作目標,推動責任落實,強化三級聯動。采取“處級領導掛包人居環境整治重點村,縣直部門掛包一個村”的形式,鄉鎮建立“政府管理、企業養護”的管養分離新型模式,組建生態綜合管護隊伍,全面推行“三隊一組”(日常保潔隊、日常巡邏隊、勸導隊、績效考評組)日常管護機制,做到環境治理不留死角。 晨曦中的千年古村新橋鄉大源村,因“紅色+綠色+古色”三色賦能,成為閩贛邊界的一顆亮麗“明珠” 目前,全縣農村生活垃圾治理率82%,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為78.37%,2021年在全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考核驗收中被評為優秀等次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