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風險區如何劃定?如何才能降成低風險區?高風險區的居民應該注意什么?近期,福州劃定多個高風險區,引起了市民廣泛關注。10月31日,記者就上述問題采訪了福州市疾控中心副主任醫師賈海梅。 賈海梅介紹,根據國家衛健委發布的方案,高風險區的劃定標準為病例和無癥狀感染者居住地,以及活動頻繁且疫情傳播風險較高的工作地和活動地等區域。此類區域采取“足不出戶、上門服務”的封控措施。 高風險區解除標準為連續7天無新增感染者,且第7天域內全員完成一輪核酸篩查均為陰性,降為中風險區;連續3天無新增感染者,降為低風險區。 高風險區的居民應做到以下六點: 1、做好每日健康監測。密切關注自身是否存在發熱、干咳、乏力、咳痰、咽痛、腹瀉、嗅(味)覺異常、鼻塞、結膜炎、肌痛等新冠肺炎相關癥狀,如有異常,應立即報告,不得謊報、瞞報。 2、保持居室通風。每日上午、下午各通風至少1次,每次不少于30分鐘。溫度適宜時,可使窗戶常開。 3、居家開門取物品、扔垃圾等環節應規范佩戴口罩,開門前后做好手部衛生。 4、坐便器、淋浴排水地漏水封應及時補水,每天注水2次以上。沒有水封條件的,在使用后應加蓋封堵,或使用硅膠墊、膠帶等材料進行封堵。 5、保持良好衛生和健康習慣。居室每日至少進行一次濕式清掃,以保持清潔為主,必要時進行消毒。垃圾袋要扎緊封口,并對其外表進行消毒后置于門口。 6、保持良好心態。不焦慮、不恐慌,不信謠、不傳謠、不造謠。同時,要保證營養充足,宅家不要熬夜,要保證睡眠質量,提高免疫力。 |